时间:2025-05-12 10:29:28 来源:整形美容网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42
1、小耳症:以先天性为多见,一部分为外伤所致,对先天性小耳治疗时机掌握在十5、六岁为好。方法选择分扩张器技术一期耳再造和二期耳再造两种。畸形耳朵切除矫正方法及人群,畸形耳朵切除对人体副作用有哪些?
2、招风耳:是一种耳向前及外侧张开,无正常的对耳轮。耳廓和枕骨之间的角度变大,给人一种另类的感觉。治疗是以手术为主,在再造形成对耳轮的同时使耳廓后倾,使之达到正常的形态,手术效果较好。
3、隐耳:耳廓的上部软骨隐藏在皮内而得名,治疗是通过整形手段使上部耳廓软骨恢复到外置状态。
4、杯状耳:因外耳的形状向下卷曲呈贝壳状而得名,须整形纠正。
5、耳垂整形:耳垂的发育各异加上后天的各种原因外伤,奇特的穿耳孔等原因使耳垂的畸形各异,因此整形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包括耳垂再造,耳垂增大,畸形耳垂修整等。
6、其他:耳廓畸形很多,大部分是由于外伤部分缺损,小部分的缺损可以通过整形加以纠正,超过1/3的缺损就需要再造。
1、招风耳
招风耳为常见的先天性耳廓畸形,一般认为是由于胚胎期对耳轮形成不全或耳甲软骨发育形成的。这两部分畸形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同时发生。招风耳双侧性较多见,但两侧畸形程度有差异。通常在其父母兄妹中亦能发现同样畸形。
1、耳垂整形术。对于耳垂缺损情况则需要在缺损的地方植入软骨支架,耳朵后面进行皮瓣覆盖,也可以耳朵后面埋植扩张器扩伸皮瓣修复损伤。对于损伤性比较大的可以在乳突部位进行再造耳垂,设计的时候应该比原来的耳垂大一些,必要的时候可以将皮瓣迟延。
2、耳再造。这种方法是按照外耳轮廓切开后缘的皮肤,在同一位置掀起筋膜瓣,在两个瓣之间植入耳廓软骨支架形成颅耳角。
3、隐耳整形术。隐耳是一种先天性的畸形,手术不仅可以改善外观,还可以解除功能的障碍。这种手术是将隐入头皮内的耳廓软骨上面的部位解剖出来,然后建立比较稳定的耳廓后沟。
4、杯状耳朵矫正术。杯状耳是先天性畸形,局部麻醉之后在耳朵轮脚做切口沿着皮下向上分离三角皮瓣,大概七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拆线了。
5、耳垂裂矫正术。对于耳垂比较大的患者来说可以直接切除裂隙边缘全厚组织,皮肤对位进行缝合。也可以在耳垂裂的两边分别设计全厚皮瓣,切开之后将左边的旋转到右侧,右侧的旋转到左边,并将里面的皮瓣边缘切开然后对位进行缝合。
6、耳廓再造手术。这种手术主要采用皮肤扩张器先把乳突部位没有毛发的地方慢慢的扩张开,然后选取患者自身肋骨雕刻耳支架。它不仅可以使耳朵的轮廓额更加清晰,对于立体感也有很大的提升,在市面上是比较流行的。
手术方式:在耳朵的后面做一个小切口以暴露软骨,对软骨做适当的切削后,将它向后弯曲,再用埋线来维持软骨新的形状。对于过大的耳朵或软骨塑身较困难的病例,可能要切除一些软骨,以使耳朵轮廓更为自然。
2、隐耳
特征:隐耳也叫眼袋耳,是除耳垂正常外耳前皮肤与颅侧皮肤连成一片,耳廓软骨结构基本正常但被埋在皮肤内不能正常突出,颅耳沟消失,提起或压迫时可出现正常耳廓外形,放松后又缩回,有时有对耳轮上脚成角畸形和耳轮软骨折叠。
2、耳垂损伤矫正术
1、耳后皮瓣旋转矫正术:在耳垂下方设计皮瓣,切开剥离后下端向前旋转,供皮区皮肤向两边分离,直接拉拢缝合。
2、“U”状皮瓣状矫正术:在外耳道下方设计“U”状皮瓣,皮瓣要比耳垂大。切开往上剥离后,皮瓣两侧缘对向缝合,耳垂缺损后缘与皮瓣缘缝合,供皮区皮肤向两边分离,有接拉拢缝合。
3、皮瓣矫正术:在耳后乳突区设计略宽于缺损的皮瓣。切开剥离后,将皮瓣的上缘与缺损创面缝合,供皮区创缘剥离后,间断缝合。一般三周断蒂,再将皮瓣向上翻转,使肉面相对,耳后和侧方缝合形成耳垂。
3、耳垂裂矫正术
1、直接缝合术:耳垂较大者可切除裂隙边缘全厚组织,皮肤对位缝合。
2、“Z”成形术:将耳垂裂边缘皮肤切开,各设计两个“Z”臂并切开,同一侧两个三角瓣左右交换位置缝合后,前后皮肤分别缝合。
3、皮瓣旋转法:在耳垂裂的两边各设计一个全厚皮瓣,切开后将左面的旋至右侧,右侧的旋至左侧,并将旋至里面的皮瓣边缘切开,然后对位缝合。(编辑3001)